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苏彦研究员为“科普论坛”作报告--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突破与展望

2025-10-17 19:00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25﹞ 76期(总第1186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1017


苏彦研究员为“科普论坛”作报告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突破与展望


202510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导师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苏彦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为“科普论坛”作“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突破与展望”报告。

苏彦老师从探月工程总体情况和五大系统之一的地面应用系统总体情况两方面,系统介绍了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发展历程,重点讲解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任务要求和各项任务平台;我国首次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月球探测“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成功返回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主要发现和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苏老师指出月球探测:一是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理解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的起源;二是推动航天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创新以及空间资源利用探索,同时培养科学和工程团队;三是走向深空的前哨站,对人类未来具有战略意义。老师讲道:我国月球和深空探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规划持续、发展良好。在月球和深空探测实施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团队团结合作、协力创新,克服诸多困难,攻克诸多技术难关,取得月球探测各项任务的圆满成功。最后苏老师还介绍了中国未来月球和深空探测计划: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天问二号任务探测计划,并以时代楷模南仁东的诗:美丽的太空以它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结束了报告。

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已成功实现“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并进入载人登月新阶段。这些探测任务圆满成功,不仅象征着我国国家实力的显著提升,也彰显了我国在引领全球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苏彦老师介绍的月球探测、深空探测取得的重大成果和未来发展,使我们深刻感悟到我国致力于在进一步深化人类对月球和深空探测的深入探索和认识,为推动人类探索精神和航天科技的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科普论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