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教授为“中关村的故事”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宣讲科学家精神

2025-10-13 18:00 来源:
放大 缩小

科学家精神宣讲简报

2025﹞52期(总第269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251013


孙旭教授为“中关村的故事”

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宣讲科学家精神


1013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老年大学、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联合主办的“中关村的故事”科学家精神系列讲座第二十三场报告以在线直播的形式举办。邀请了国防大学战役部大校、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孙旭教授作报告,题目是“铸造大国重器,弘扬伟大精神”。

孙教授从什么是大国重器切入,展示了我国九三阅兵中的振国神器后,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的第一场大考,获胜!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毛泽东同志指出:“他们有飞机大炮原子弹,我们有革命精神!他们有的我们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总会有,我们有的他们永远也不会有!”面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严峻国际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做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目的在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的强盛、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旭教授深情阐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谱系、力量源泉、精神法宝后,从三个方面感人至深的案例,展现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一、三钱值万金。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抗争5年,历尽艰辛,踏上了归国之路,用毕生心血强国,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奖。钱三强隐姓埋名,带领团队突破核技术封锁;钱伟长“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一生研究过十几个专业,科研生涯涉足几十个行业,被称为万能科学家。二、“失踪的人”。黄旭华30年未归故里,只为让中国核潜艇达到极限深度;且作为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的第一人。于敏28年隐姓埋名,攻坚克难,在氢弹研发中默默耕耘。他们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郭永怀在飞机失事时,与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一起,人逝世,重要的机密文件完整无损!邓稼先进入爆炸现场采样,受到严重核伤害,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和于敏共同提出《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为了铸造大国重器,无数英雄与戈壁黄沙为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最后,孙教授和听众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并寄语听众传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和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掷地有声!

孙教授通过丰富的资料和生动的叙述,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光辉岁月和崇高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报告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科学家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难题,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深深敬佩他们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

(“宣讲团”工作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