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科普工作简报

科普简报(17-39)“科普论坛”专家支持 “院士(专家)、大国工匠校园行”活动(二)

2017-09-22 14:42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科普工作简报  

  2017﹞ 第39期(总第559期)  

中科院老科协科普工作委员会      2017 920  

-------------------------------------------------------------------------

  “科普论坛”专家支持  

  “院士(专家)、大国工匠校园行”活动(二)  

  ——郭光灿院士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作报告  

  为提升职业院校师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新技术技能型人才。2017年,湖北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中科科技培训中心共同开展“院士(专家)、大国工匠校园行”大型科普教育活动。  

  6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教授继中国农业大学肖兴国教授之后,应邀走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作《量子奇异性及量子信息技术》专场报告。上午八时,二十家通信企业代表、450名师生代表们怀着对科技的热情来到学校报告厅聆听报告,整个报告厅里座无虚席。  

  摩尔定律即将失效,计算机技术如何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的信息社会将何去何从? 郭光灿院士在报告中为大家逐一解答。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就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来看,量子通信被公认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能"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确保通信安全和提升计算速度。在为大家揭开量子神秘面纱的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对量子通信这一高精尖科技和应用的了解、认识和探索的极大热情。在最后十分钟的学术自由交流时间里,与会人员踊跃提问,郭教授的回答专业细致,深入浅出,赢得了阵阵掌声。  

  报告会后,襄阳市副市长李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段国军、市信息产业协会会长陈昌宁等领导专程赶到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与郭光灿院士亲切会见,李诗高度赞扬了郭院士传播和践行科学创新先进思想的精神,就襄阳信息产业发展与郭院士交流、交换思想,并盛情邀请郭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为襄阳信息产业的未来共谋发展良策。  

  郭光灿院士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郭院士同他的研究生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概率量子克隆原理”,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提出“利用光腔制备两原子纠缠的方案”,被法国科学家沙吉 哈罗彻实验证实,后者2012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01年郭光灿作为首席科学家申请到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科技部“973”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我国量子信息其后蓬勃发展的基础。他组建的这支研究队伍先后培养出五位中科院院士和十多位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郭光灿院士创建了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带领团队研制成功国内首个光纤量子密钥系统;实验上首次同时观察到光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挑战玻尔互补原理设定的界限;研制成功八光子量子纠缠态,首次演示六光子纠缠的非局域性;研制成功国际上迄今性能最好的固态量子存储器;首次在宏观尺度无漏洞地验证可用于判别宏观和微观界限的LG不等式;研究成功可同时实现快速操控和长相干时间的新型量子比特编码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奖一等奖、重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3年当选“CCTV科技创新人物”。先后培养了近百名博士。  

  (根据中科科技培训中心供稿改编)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201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