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简报 > 协会工作简报

2019年 第十九期(总第360期)

2019-06-06 10:14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19﹞第十九期(总第360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19520

  

中科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成功举办第六次学术沙龙

   5月14日上午九点,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召开了老科协动物所分会第六次学术沙龙。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乔格侠研究员、院老科协办公室麻莉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杨冠煌研究员、动物所老领导李典谟研究员、昆虫学家黄复生、吴燕如,青年科学家朱朝东、武春生、王宪辉等二十多人到会。会议听取了朱朝东研究员的“传粉昆虫学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杨冠煌研究员作了题为“我国蜜蜂资源的保护研究”的重点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学术沙龙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主旨报告人朱朝东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的报告十分精彩,传粉昆虫占所有昆虫传粉的80~85%,为植物-传粉这生态系统提供重要服务,其重要性得到科研工作者和大众的广泛认同。据估计,全球生物物种多样性约870万,期中昆虫占一半以上是自然界最主要的传粉者。目前,已报道的传粉昆虫约35万种,涉及鳞翅目(约14万种)、鞘翅目(约7.7万种)、膜翅目(约7万种)、双翅目(约5.5万种)以及其他类群(约0.8万种)。由于昆虫的高度多样性(包括形态、行为、栖息地以及生活史等),使得我们对传粉昆虫多样性仍知之甚少,其类群范围和物种数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全球农业对生物传粉的需求逐年稳定增长,传粉昆虫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例如油菜、芝麻、大豆等油料作物在放养蜜蜂的农场里产量和品质都更高,增产效果12%~1090%。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依靠昆虫传粉的作物种植面积大了3倍,昆虫传粉服务所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总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业活动的加剧、土地使用规模的改变、生活环境破坏和碎片化、全球气候变暖、作物遗传改良、外面物种入侵、昆虫群落生态系统改变等因素,全球范围内传粉者正处于逐渐衰退和丧失的趋势中,势必对传粉服务质量、生态系统功能以及人类食品与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传粉者衰退危机已经引起科学家和民众的广泛关注,开展了诸多地区级、国家级乃至全球级别的传粉者多样性调查与检测计划。我过幅员辽阔,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及其丰富,更拥有大量未被认知的类群。虽然近些年我国在传粉昆虫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传粉昆虫资源检测方面工作力度依然不够,以至于对传粉昆虫的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以及种群数量变化了解甚少。相应的背景数据和监测平台的缺失阻碍了我国传粉昆虫多样性的综合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深入研究。

  为开好这次沙龙,我们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老科协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前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多年中国昆虫学会资源昆虫委员会主任的杨冠煌研究员在讨论环节中重点发言。题目是“我国的蜜蜂资源和保护的研究”,他阐述了中华蜜蜂研究状况,保护利用的现状和问题。表达了老一代昆虫学家的研究成果,对主旨报告是有力的补充,使其更加丰满,相得益彰。两代昆虫学家所做的工作,看出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让人增长了很多知识,令人耳目一新。 

  会场讨论气氛热烈,时间安排上合理,主旨报告50分钟,讨论105分钟。乔格侠、王书永、吴燕如、黄复生等老同志积极发言并对传粉昆虫多样性的调查、分类、保护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乔格侠研究员多次发言,她说:“我们需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美丽中国,需要减少化肥和农量的使用量,我们就要优先选择对这个类群(传粉昆虫)”的多样性保护,应该重视传统昆虫多样性调查,把我们国家自己的资源搞清楚,不是完全依赖于蜜蜂,要在更多方面改变它的耕作形式,会让农田生态系统或者农业交错代替植被的多样性提高。

  传统昆虫了解清楚我们国家有目的地把我们国家自己的资源做清楚,不是完全依赖于蜜蜂,要在更多方面发挥作用。不管在林业还是农业生态系统当中,我个人觉得应该改变单一的种植模式,改变它的耕作模式,会让农田生态系统或者农业交错代植被的多样性提高。在生态系统当中,哪一种生态系统的优势是什么,然后再去推广。现在作为新一代传统昆虫研究者,如果发现一个生态系统觉得特别好,对于传统角度来讲,研究结果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我们绿色农业也会有很多的产出。中科院率领的新一批传统研究者应该做的,首先从本体开始。相关建议你们要抓紧做,这个规划一做就是15年,到2035年我都退休了,现在对这一代研究者来讲,更多的要呼吁引起国家重视,而且在更多场合要加快宣传,尤其让高层管理者知道,使工作往前推进。

  王书永说:有一个具体建议,生物多样性调查是我们动物所的强项,传统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也是动物所的强项,这个很重要,要保护中国的植被资源,传统昆虫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谈一点具体意见,包括里面谈到定点调查,布局,你只谈到中部,乔教授谈到中国高原地区很多,你的点里面没有高原地区的点。香格里拉到川西公园这一带植物种类相当丰富,蜜蜂种类也相当多,给我很深的印象。那边养蜂的很多,生物利用的也很多。你定点调查要把高原区增加进去,最终代表性和对植物的资源保护更有力度。

  吴燕如说:搞分类搞了一辈子,我现在还要提这个问题,咱们现在下面的人有十几个,但真正搞蜜蜂分类的屈指可数,我的意思是搞多样性最后的结果,你得认识物种,你不认识这个物种何从谈起多样性。我搞分类一辈子,还要进行分类。还有形态分类不可缺,特别是传统昆虫,刚才博物馆的也提出来,不同蜜蜂分很多项,不同类型采粉器官部位不同,你不认识它怎么搞多样性。搞形态分类的无时无刻离不开形态分类。

  王书永:我最后为分类工作呼吁一下,我1955年来动物所,我这一生伴随着分类学的发展壮大到消亡,现在没有这么分类的,你不搞分类生物多样化,生物学资料可靠不可靠。我呼吁领导要重视分类学的研究。

  乔格侠:现在国家层面上非常重视基础研究,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上没有办法在这个领域静下心来干这个事,这几年院里面财政部拿一部分资金支持标本馆的建议,包括标准采集、整理,相应项目做一些鉴定。去年国家基础研究创新基地把国家层面的有一定代表性的纳入到国家这个大平台中,我们的标本馆作为全国国家重点牵头单位,我们整体进入国家这个平台。资源不是光收进来,要挖掘和利用它,就需要人才。未来重点实验室不能要求太高,因为重点实验室要有对基础研究的前沿探索。未来做传统分类标本馆是个非常好的平台,国家也给予支持,至于未来是个什么机制,曾经有个非常好的机制就是馆员制,未来我们可以选择第二种模式,依托像国外博物馆一样的模式,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往前推,推到国家层面上已经是一大进步了,得有人去管资源和收集资源,挖掘和建立资源。在我没退之前我也会接着老先生的接力棒,现在看还是有希望的。现在重点实验室层面上、科研层面上考核机制包括晋升机制,对我们做纯宏观生态的是不利的,并不代表这批人的研究就没有用,将来会分类考核分类改革,把人跟学科的特点分类,我们要积极推动。因为现在不稳定了,就是因为考核机制造成的,各个层面也都在呼吁,国家和科学院也都意识到了,四不为,分类学的贡献和传统经典生态学的贡献是为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和生态中国做贡献,观念也要改变,但需要点时间。

  黄复生说:现在分类很重要,我们系统分类实验室有责任搞分类,分类的核心问题就是鉴定看样的是什么,收集标准就是建立物种,整个分类室有几个是这样搞分类的。刚才意识强调保护区来进行,但是保护区以外怎么来确定这个事情。外部生物数量波动对环境的关系,环境稳定的要怎么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在这里面肯定要做文章。不要割断历史,我们过去出的书是反映那个时候做的一些工作,比如说波蜜,一片荒地。那一阵子出了一本书,但是那个时候出的书代表那个时候的环境,可以比较一下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1973年我到了济公(音),也是大的农田,到1984年我又到了济公,就山顶上有几棵树。现在可以去比较,可以到1973年进行比较。

  我们出来了两本书,西藏昆虫出了两本书,都代表当时的一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发生了变化。结合任何一个题目,和历史上要进一步比较。

  国家博物馆的张劲硕高工提了两个有趣的问题:蜜蜂的蜂王是怎样形成和成长的?蜜蜂如何把采到的花粉放进腿上的花粉框(袋)里的?又如何把花粉待会蜂巢贮藏的,都得到了专家们的满意解答。

老科协动物研究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