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研学实践

2025年 第四十八期(总第1231期)

2025-04-27 17:15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第四十期(总第1231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427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专家

为锡林郭勒盟科协系统能力提升培训班授课


2025424日至25日,内蒙古自治区锡盟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科协系统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培训班的宗旨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科技志愿服务,加强基层科普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培育打造好“科技北疆”志愿服务品牌,推进科技志愿服务实现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参加培训的有锡盟各旗县市(区)科协主席、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技辅导员等。

李承森老师授课现场 锡盟科协韩阳副主席等在听课

在两天的培训活动中,培训人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研讨科普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技辅导员等科普工作者如何发挥好作用,做好新时代科普工作。同时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提升科普能力。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与研学导师团团长、植物所李承森研究员应邀为培训班作《新时代科普工作新思考》报告。锡盟科协科普部薛云峰部长主持报告会,锡盟科协韩阳副主席出席报告会。

李老师从中国进入新时代讲起,新时代的高科技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际科技竞争呈现加速化、多极化趋势。在此背景下,科研创新与科学普及被习总书记誉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两翼——科研为国家提供创新的源头动力,科普是提升社会大众科学素养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科协作为国家科技进步重要一翼科普工作的实施机构,国家建设对科协的期待正由 “桥梁纽带”向“战略支撑”转变。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协应如何精准定位自身职能?如何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让科普成为提升生产力的“加速器”?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锡盟培训班授课现场

科学研究产生原始创新,提供新知与高新技术,是提高生产力的源泉,是国家发展的源头活水。科学普及面向全体国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民众科学素质,犹如江河入海。强化科协组织职能,推动科研与科普深度融合,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广泛应用,国家、内蒙古自治区以及锡林郭勒盟都出台了科普工作的政策法规,使科普工作有法可依。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对科协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科协工作注入大量活力。

李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所具备的宝贵资源:丰富的科学知识与优秀的科普专家。他表示愿意配合锡盟开展科普工作,请老专家深入锡林郭勒盟的学校与基层开展科普活动,为青少年与广大民众传播科学知识,传承科学家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做出努力。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研学导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