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普作品

做地震科普教育是我的一个心愿

2017-09-15 08:52 来源:
放大 缩小
  地震台网  王成凤    

  我退休后一直在做地震科普教育工作,自称“地震科普志愿者”。实际上做地震科普教育是我的一个心愿,这个心愿的产生是在30年前。   

  1976728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后的第五天,我和(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同事一起去了唐山地震现场,地震后的唐山到处都是残墙断壁,满目都是同胞的尸体,惨烈场景让我记忆犹新,永生难忘。当时我心里痛苦极了,认为唐山地震没有预报,是地震工作者的失职,我们愧对唐山人民。 

  几十年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地震预报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更让我不能忘记的是,唐山地震夺去了24万多同胞的生命,在分析人员伤亡原因时发现,在伤亡的人员中有一些人是由于没有避震知识,当地震发生时因惊慌失措而造成伤亡;同时也有些人是由于了解一些地震知识,掌握一定的避险方法,在地震发生的关键时刻采取了正确的避险措施而幸免遇难。因此我认识到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应该是地震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有机会我一定去做地震科普的宣传员。 

  由于有了这种想法,平常在工作中就留心积累素材。1999年春天,我负责给中国地震局制作一套参加“建国50周年科学成就展”的项目,题目为:“前进中的地震事业”多媒体演示系统。这套系统介绍了中国地震局的历史沿革、地震知识、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常识等。此系统参加展览后受到上级主办单位和地震局的表扬和奖励。在完成该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一些制作多媒体演示系统方法,基本掌握了制作多媒体演示系统的技能并获得了一些地震科普资料。 

  后来我们又为中国地震局,为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动研制了带有沙盘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多媒体演示系统,在法展览期间受到法国观众的好评。当时的《环球时报》报道说:“在展览期间,受到参观者好评,特别是在法华侨参观时特别兴奋,很多老华侨站在我们带有中国地图沙盘的多媒体演示系统前留影,向子孙介绍中国的情况”,他们为祖国科学技术发展而骄傲。后来这套系统(英文配音)又到南非等国家展览,都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此套系统(中文配音)还参加了“建国50周年科学成就展”,同样受到了表扬和奖励。后来这套系统以中国地震局的名义送给了“中国科技馆”,供青少年参观学习。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我做过很多项目,也得过不少奖励,但是我最看中,也是感到最有意义的项目就是,“前进中的地震事业”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多媒体演示系统。虽然此项目对晋升职称没有用(因为这是科普项目),但是它作为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宣传地震知识,应急避险及自救互救方法,也是一种地震科普教育形式,我很喜欢。 

  20048月退休后,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我认真的研究了有关地震科普软件的使用,例如:美国科学家:琼斯,编写的《地震与火山分布》和《地震波的传播》软件,和朋友一起编写了“地震数据的转换程序”,把中国的地震目录文件运用到演示软件中去,编写了一本《两个地震演示软件使用与开发》。虽然因为经费问题没有出版,但是打印的版本被很多同行参考使用,此软件也被很多做地震科普的同事嵌套在科普课件中。 

   我特别注意收集一些关于地震、地质、火山、温泉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只要我能看到的关于地震、地质、火山、温泉等影视及文字资料,不论价格高低都会买回来认真看,并把有关的章节或者视频片段摘录下来以备讲课使用。我十分注意在网址上寻找和发现一些资料,并把它收集起来。例如: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的“地震解析”(见左图),一张图涵盖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很受科普工作者的欢迎。

  有一次在网上浏览时,突然发现一段视频,《解密:5.12大地震》很好。之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此片是成都峨嵋电影频道拍摄制作的科教纪录片,作者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地球科学终身教授,华人稽少承先生和四川区域地质勘探大队总工程师范晓。于是我打电话给峨嵋电影频道拍摄制作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他们为了支持我的科普工作免费送了六张光盘。我非常感谢他们,因为这些资料对做科普非常有用。俗话说的好:“一切机会都会给有准备的人” 

   在退休的第二年春天,有位“中国科学院科普二团”的老师来找我,希望我能帮助他们讲地震方面的科普报课,我想了想回答他:“好吧,让我试一试,做科普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接受了这个任务。 

  200544,我给北京市114中学的500多名师生上了第一堂地震科普课。当时心情激动又紧张,一个半小时的课下来,我出了一身冷的汗。校长对我说:“王老师,您的课讲得很好,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就是您有点紧张”。师生的真诚鼓励和指教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也看到了地震科普社会的需求,因此坚定了继续做好科普工作的决心。 

  怎样才能上好科普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靠热情不行,不仅要有丰富的地震知识,还要有艺术的授课方法,要认真阅读专业书籍,到网上查找资料,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求教等。 

为了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经常去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例如:地震系统老科学家何永年、汤泉、张少泉、徐德诗等的科普报告我都听过,还经常参加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不同专业的科普论坛,听院士、著名学者是怎样做科普报告的。我还参加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联合举办的科普作品创作培训班”,听取著名科普作家讲怎样进行科普创作,怎样上好科普课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授课技巧。

  一次在“北京航天中学”做“地震与海啸”的科普报告。由于课前认真备课,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在课堂上绘声绘色的讲演,把专业的地震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给大家。同学们全神贯注的听,会场内还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笑声和惊叹声。报告会结束了,但有的同学久久不想离开,他们说:“太好了,我们应该经常举办这种报告会”。当老师把一把鲜花送到我的手上,我激动地热泪盈眶,这是师生对我科普工作的支持和鼓励。 

  我不仅给学生上科普教育课,并积极参与联系授课地点。2007年冬季的一天,我和另一位老师到地处丰台区比较偏僻的一个打工子弟学校“行知实验学校”联系讲课的事,冒寒风换乘三次公共汽车(323路、113路、921路)用了3个小时才到了学校附近,还是找不到学校位置,只好上了一辆出租车。当出租车司机知道我们是来联系给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上科普课时,他说什么也不收车费,并激动的说:“你们这是在做好事,积德行善我不要你们的车费”当然车费我们还是给他了。人们群众对我们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慰。

  “行知实验学校”有3200多名学生和180多名教师,但是当时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我们必须要自己带电脑和投影仪,在既没有专车接送,也没有讲课报酬情况下。我们多次到这个学校给孩子们上科普课,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根据社会的需求,我还先后撰写过一些关于地震的科普稿件,如“海啸之后……”、“汶川地震给我们的警示”等文章,刊登在《青少年科学探究》杂志上,提醒大家重视科普教育工作。 

  我做科普教育工作受到很多老领导、老同事的帮助和支持,王玉秀先生写文章表扬鼓励我。赵仲和先生多次把我上课用的英文图片翻译成中文,在帮助我看稿件时非常认真提出修改意见,北京局的黄雨蕊同志经常把一些地震科普资料送给我,让我上课时作为奖品发给学生,激发同学上好科普课的积极性。 

  大家对我的帮助、支持和鼓励更坚定了我做好科普教育的信心。 

  几年来我参加了“中国老科协地震分会科普报告团”和“中国科学院科普二团”组织的各种科普活动,在北京城郊和南京、杭州、唐山等大、中、小学及社区、新华书店等做了近百场科普报告,还给北大附中、人大附中的学生上科普选修课。今年还应“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的邀请,在长沙举办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培训班”上,做了“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科普课件的表现力”报告,参加会议的有140多位学员,反映很好。他们都积极要求的拷贝科普资料,说:“讲课内容丰富实用,对我们讲科普有具体帮助”。 

  做地震科普教育实现了我的心愿也获得大家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去年被评为:“2006年至2010年度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今年被评为 (20102013年度)优秀老科技工作者。我要继续努力,把做地震科普教育的心愿实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