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专家赴巴彦淖尔市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5﹞ 第一二八期(总第1311期)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5年9月18日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专家赴巴彦淖尔市
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
2025年9月8日至10日,巴彦淖尔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全国科普月活动。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科学家精神宣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热情。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申行运、王燕斌二位专家应邀赴巴彦淖尔市,在党校、中小学等地开展宣讲活动。
9月8日上午,巴彦淖尔市委党校与市科协共同举办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思想进修班、任职培训班、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年轻干部理论研讨班以及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岗前培训班活动,申老师应邀为400名学员授课。
申老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作为我国首批航天员选拔和航天员大队组建工作的关键负责人。他带领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员锐意进取、不懈奋斗,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申行运在党校讲课现场
申老师以“扬航天精神 铸民族辉煌”为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经历,通过详实案例,生动讲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讲解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的严苛过程,强调载人航天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在回顾中国航天成就时,他讲述了我国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火星探测等工程的飞速发展,剖析成功背后党的领导、国家决策、人民支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现场听众被被我国航天事业的艰辛与成功深深打动。此次讲座不仅激发了干部们对航天科技的浓厚兴趣,引导大家深刻领会航天精神所蕴含的时代价值,更弘扬了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
同日下午,申老师走进五原县第五中学,为650名同学们带来主题为“千锤百炼的中国航天员”的讲座。他从航天基本知识讲起,详细解释了天空、太空、航空、航天的区别,以及中国卫星发射基地、载人航天精神等丰富内容。申老师揭秘我国首批航天员选拔与航天员大队组建的历程。他强调,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努力、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坚定支持以及航天领域人才的持续培养。他鼓励同学们要心系祖国,热爱科学,关注航天,全面发展,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申行运在五原县第五中学讲座现场
9月9日和10日,申老师分别在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和农发中心、巴彦淖尔市林草局为240余名机关及科研干部开展航天精神宣讲活动。他将我国航天事业历经艰辛、不断突破的历史娓娓道来:1958年,十万将士开往甘肃酒泉,展开一场浩瀚的建设工程,由此“东风精神”孕育而生。酒泉发射基地见证了两代航天人的生命华章,两代“东风”人的无怨无悔。他们守望浩瀚星河,奋发图强,创造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项又一项奇迹。申老师表示“中国航天从开始时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遨游,祝融探火,已经实现由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从跟着跑到并肩行的转变,将来必定是航天的领先者!”
申行运老师在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和市林草局讲座现场
9月9日,申老师应邀作客巴彦淖尔市科协依托新媒体账号“科普巴彦淖尔”打造的“鸿雁科普”直播间,约6000余名网友共同聆听申老师讲述中国航天“梦之队”的幕后故事,分享航天员苦读多学科知识、水下失重模拟训练的故事。申老师回忆了“神舟五号”任务中火箭升空时的紧张,透露航天员出任务前写“遗书”的细节,在太空用餐“必点菜”,以及在失重状态下如何锻炼的故事。
申行运老师在科普巴彦淖尔快手号直播现场
在互动环节,申老师结合刘洋、王亚平等案例解答网友提问,他针对巴彦淖尔的中小学生,给出了“保护视力、加强体能、保持好奇心”实现“太空梦”的建议,总结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为国争光的航天精神。此次直播不仅满足了网友对航天事业的好奇心,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探索科学、追逐梦想的种子,为全国科普月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王燕斌老师在临河区第十小学、巴彦淖尔实验小学、杭锦后旗奋斗中学、乌拉特后旗第一中学、磴口县第二小学,为近1100名学生作《踏过平庸,为广袤宇宙燃尽一生—“天眼”之父南仁东》五场科普报告。
王燕斌在临河区第十小学作报告
王燕斌在巴彦淖尔实验小学作报告
王老师以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生平轨迹为脉络讲述了这位著名科学家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为我国天文科学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作为“天眼”工程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倾注一生智慧与心血,扎根科研一线,推动我国射电天文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王老师以详实数据、生动案例,以及“天眼”工程建设中的难忘瞬间,带领学生们真切感受科学探索道路上的艰辛与荣光。
王燕斌在杭锦后旗奋斗中学作报告
王燕斌在乌拉特后旗第一中学作报告
“天眼”的庞大工程涉及到天文学、力学等领域。王老师讲述南仁东对待科学无比严肃和严谨的态度,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在工程初期,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要求施工方改正。施工方惊讶极了: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南仁东说:“你以为我是天生什么都懂吗?其实我每天都在学。”王老师鼓励同学们要认真对待每一门学科的学习。
王燕斌在磴口县第二小学作报告
在讲座互动环节,王老师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坚持做一件事”的故事。大家踊跃举手,有的同学坚持体育运动的收获,有的分享攻克化学难题的经历等等。王老师结合同学们的分享,鼓励大家以科学家为榜样,保持探索热情、勇于开拓创新,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
三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的专家巴彦淖尔市之行圆满顺利,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