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科普讲师团

2018年 第六十期(总第326期)

2018-11-03 13:12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18﹞第六十期(总第326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181030

  

科普讲师团走进平谷

  大手拉小手---科技专家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科普讲师团的专家又一次来到平谷区。2018年10月10日,讲师团十位专家分别走进平谷区放光中心小学、刘店中心小学、南独乐河中心小学、平谷三中、平谷七中、实验二小平谷分校、山东庄中学、北京一师附小平谷分校、刘家河中学和平谷区峪口中学。十位老师带着不同学科知识走进平谷的中、小学,给同学们带来十场非常精彩的科普报告。

  牛海山老师为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分校三、四年级的同学们讲述了《植物的生存策略》的科普报告。学生们多是周边社区居民的孩子,对于科普活动也非常渴望。为了保证会场秩序,张红梅副校长给了牛老师很多小礼物,奖励那些既能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又能保持镇静的同学,果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老师来到了平谷峪口中学校,为100多名中学生作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航天科普讲座。他的讲座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航天科普知识。他从嫦娥奔月万户飞天讲起,讲到了什么是天空,什么是太空,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讲到了航天的三大特点: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讲到了航天员进入太空的运载工具:火箭飞船及航天飞机。讲到了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第二部分所讲的是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及太空生活。

  第三部分讲的是航天员执行任务的故事。

  申队长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中间不时穿插互动及视频,使同学们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次报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既了解了航天科普知识,又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及立志教育。

  李恒光老师在刘家河中学给孩子们讲述了人造卫星的科学知识,李恒光老师的人造卫星把孩子们带到遥远的天空。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哪年发射的?被称为千里眼、顺风耳的人造地球卫星的功能是什么?人造地球卫星距离地球有多远?围绕地球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们都特别想知道,李老师从人造地球卫星的基础知识、导航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暗物质探测卫星、地震监测卫星、火星探测卫星等展开,介绍了人造地球卫星的原理、功能、实际应用及趣闻。既有已经发射的卫星,还展望了近几年计划发射的卫星。

  何况老师为低年级的孩子讲我们身边的科学,什么花你永远摘不到?生病了为什么要吃药?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钢笔为什么不叫铁笔?从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为孩子讲述我们身边的科学现象、科学知识,让孩子感受到科学就在厨房里、在房间里、在我们小区的道路边。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小科学知识都近在眼前却充满疑惑。

  杨汝荣老师,为平谷区刘家店中心小学的学生讲授了《千奇百怪的植物》科普课。讲课形式采用全校班级联网方式,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都能通过网络电视与主会场的学生同时听讲。

  演讲内容主要以“揭秘植物的生存智慧”为主题,用中小学生耳熟能详的“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的形象比喻法,展示了植物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特异功能和生存智慧。讲授中有大量图片展示,有视频解说,每展示一种植物,同学们都惊呼地问“植物为什么变成这样?”、“为什么变成那样?”等问题。内容真实,形象直观,语言简单,通俗好记。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怪现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演讲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一直在追问“它们为什么……?、为什么……?”。学生看的仔细,听的认真,对植物的生存智慧惊讶不已。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组织四、五年级同学聆听了高级工程师田凤兰老师关于《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科普报告。田凤兰老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课件、与学生现场互动、问答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师生们讲解了有关交通、消防、食品、乘坐电梯、预防烧烫伤、离岸流等安全知识和技巧,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

  谢立璟老师从医学的内容为孩子们的健康开展科普讲座。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健康的内涵,强调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健康。简单描述即健康就是身体好、情绪好、与家人和朋友相处和睦。然后介绍幸福的内涵及幸福是健康的最高水平, 通过幸福量尺游戏强化学生对两者关系的掌握。介绍实现健康的三个步骤:1、树立健康的目标(互动:心理视频游戏、画图游戏)。2、做好计划(互动:同学举例说明5W1H原则)。3、做负责任决定指南(5条原则),强调在坚持过程中用该指南指导自己做决定,最终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

  此次平谷区科技专家进校园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平谷区青少年科学素质,使青少年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科学家,通过科学家普及科学知识,不断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热情,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关秀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