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沙龙 > 活动简讯

2022年 第二十三期(总第697期)

2022-04-23 17:57 来源:
放大 缩小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简  报

﹝2022﹞ 第二十三期(总第697期)

中科院老科协办公室      2022年4月23日

  

中科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举办

2022年度“管控外来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学术沙龙


  2022年4月22日,中科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举办了主题为“管控外来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学术沙龙,并进行了报告会视频直播。院老科协副理事长陈树堂、赵震声、院老科协顾问张志林、原院生物局局长王贵海、动物所、植物所、地理所、空天院、大气所、力学所、心理所等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沙龙。沙龙由动物所分会理事长高家祥老师主持。动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聂常虹致欢迎辞。

  动物所刘宣研究员做了题为“管控外来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旨报告。外来物种入侵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入侵脊椎动物作为食物链的上游类群,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尤为显著,全球30种顶级兽类入侵捕食者已导致700余种物种的下降甚至绝灭。两栖类是目前下降速度最快、受胁物种最多的脊椎动物类群,以美洲牛蛙为代表的入侵两栖类通过竞争、捕食、繁殖干扰和疾病传播等已造成全球超过500种两栖动物的种群下降,其中90种已经绝灭。同时,很多入侵脊椎动物作为野生动物和人类疾病的自然宿主,对公共卫生健康带来严重隐患。伴随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外来入侵物种也呈加速增长,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事关国家生物安全的重大需求。由于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成功便极其难以完全根除,在掌握影响外来种入侵成功重要因素基础上,对入侵热点地区和生物多样性敏感地区开展入侵风险的早期预警被认为是有效降低入侵危害的关键。在前期研究中,刘宣研究员及其团队主要以入侵两栖类等陆生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工作结合物种原产地和全球不同入侵区的跨尺度研究,紧紧围绕种群“建立-扩散-暴发”的生物入侵主线,聚焦入侵种在新环境中的建群机制、蔓延过程和危害模式等基础科学问题,解析了影响外来入侵种野生种群建立和扩散速率的主控因子,探索了竞争、捕食和疾病传播等入侵生态危害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国家发展战略地带以及全球陆地自然保护区的入侵格局、驱动因素和潜在风险,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提供了基础科学依据。

  赵莉蔺研究员做了题为“共生入侵与微生态调控”的重点发言报告。当前生物安全面临的威胁集中体现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日趋严重、生物疫病暴发和生物入侵频发,主要针对各个物种进行被动应急。有害生物频繁发生、濒危生物陷入灭绝,其内在联系就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服务功能。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等来维护生态平衡,动植物携带的病原和病毒得到抑制,微生物清除自然界腐败物质,整个生态平衡又会减缓全球变暖。但是,当前全球生态系统清除病原、自我修复能力极其脆弱。某种生物的暴发或者丧失都会造成生态系统10-20种物种濒临灭绝,形成恶性循环。共生入侵及其适应性进化阐明了入侵策略的普遍性和行为操纵的可行性,微生物组学的研究也为入侵生物防控提供了新的视角。最终,从微生态调控的角度进行绿色、持久性防控是生态系统免疫功能增强的途径。 

  自由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分别就外来入侵种预警机制、外来入侵种防控体系、协同进化、国家生态安全、科普工作、科学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陈树堂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希望老科协及分会专家在地方科技服务,利用科技成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赵震声在讲话中对动物所分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物种入侵和物种引入有机结合的重要意义以及科普文章的社会影响力。

 

 

  院老科协副理事长陈树堂讲话

 

  院老科协副理事长赵震声讲话

 

  合影

(中科院老科协动物所分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