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言献策 > 建言摘编

摒弃唯SCI数量的科技评价体系

2020-06-28 14:08 来源:
放大 缩小

  王庚辰

 

  (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

 

创新文化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主席最近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是艰苦的创造过程,需要以科学家精神作为重要的精神支撑力量。”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对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意见要求全社会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创造活力。

完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和导向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是营造创新文化环境的时代需求。

中科院老专家咨询团2019年度对学术文化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继而举办了“学术文化环境建设”的决策咨询沙龙,调研了目前学术文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讨论研究了优化学术文化环境的对策,其中就含有学术评价这个问题。

一、学术评价现状

当前,为了对科技成果以及科研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价,我国几乎所有的科研管理机构都采用SCI作为主要评价手段,一些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尤为明显,可以说,SCI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的通行证。文章发表在高影响因子学术杂志上,可以直接给科研人员带来好处,如晋职、提薪、奖励等,有的还因此获得科研项目的支持等等。同时,发表高SCI影响因子的论文,在给作者带来实际利益的同时,也会大大提高作者供职单位的知名度,是典型的双赢行为,这就是这种评价指标被几乎所有科研单位管理部门所采用的真正原因。2018年10月29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表明,论文仍是科技评价的最主要手段,62.1%的大学教师、44.9%的科学研究人员在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最看重论文。除了论文之外,科研管理部门还在科研项目申请、科研成果评价以及科研人员绩效、晋职等工作中引进了职称、学历、奖项等作为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了我国科研评价中的“四唯”(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实际上,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四唯”由来已久。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学习苏联科研评价经验,以行政评议为主,评价结果体现为行政级别,科研人员级别越高,享受国家的投入和待遇也越高。这种行政评议慢慢埋下了“唯职称”“唯学历”的伏笔。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开始试着学习西方经验,形成了以SCI论文数、影响因子和经费数量等为主要指标的科技评价体系,这种量化评价又埋下了“唯论文”“唯奖项”的伏笔。可见,以“四唯”为主要指标的科研评价体系实际上是贯穿了我国科研工作的整个历史,直到现在。

事实求是的讲,以“四唯”为主要指标的科研量化评价体系,尤其是引入SCI作为评价指标,有它公平的一面,它最大程度上约束了管理者在科技评价中的自由裁量权。以SCI作为评价指标,自80年代引进中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了中国学者将科研成果总结成SCI论文的速度,提高了中国学者发表SCI论文的数量。目前,中国的SCI论文数量已排在世界第二,SCI评价指标对我国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在强调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为主流导向的形势下,以SCI论文为主要指标的量化科技评价体系,已突显出很多问题,已不能适应我国当前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需求了。

二、学术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科研管理机构普遍采用的主要以论文数量为主的科技量化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是催生了“唯论文数量”现象的高发,使得以论文数量评价科研工作成了我国许多科研机构的通常做法,甚至在有的科研管理部门出现了只看论文数量,并且只看SCI论文数量的现象。这种唯数量,尤其是唯SCI论文数量的定量评价体系,也致使有些研究人员奔忙于发表论文的数量,不能沉下心来做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研究,不再关心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考核成绩又与个人的物质利益和职务晋升挂钩,因此他们急着发论文、出成果,只选择做一些低水平重复的研究,这导致了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人越来越少,急功近利搞实惠的人越来越多。结果是文章越来越多,成就了无数SCI学者,而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和一些能引领世界的重大创新成果却并不多。

其次,唯论文数量的评价体系与当前的某些学术腐败现象直接有关,例如,有的科研单位明确表示招聘“海归”人才就是用于发表SCI论文。更有甚者,有的科研机构假借国际合作之名,向外方人员提供科研经费,其实质就是花钱购买SCI论文等等。社会上出现的代写论文以及有些科研人员为单纯追求论文数量不惜一稿多投,稿件拆分投递等乱象也与此有关。

第三,这种唯论文数量的评价体系会直接导致“重论文,轻专利,重成果,轻转化”的后果。不久前 中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为了多出论文,一些人就选择容易出成果的问题来做,宁愿做“低水平重复的研究”。这反映了我国目前科研工作缺乏创新性的现状,也已成为导致我国当前学术上创新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采用这种量化评价体系评价科研人员的绩效,并且直接与科研人员的个人提职、工资待遇等挂钩会直接导致科研人员“追求真理精神的缺失”。中国科协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科教辅助人员为达到职称晋升要求而发论文的比例达到96.2%。

如此等等,可见,在我国强调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已成为主流导向的今天,摒弃唯SCI数量的定量评价体系,建立激励原创性科研的政策和评价体系已成为时代的需求,势在必行,以便使科技评价体系真正发挥其指挥棒作用。

实际上,众所周知,SCI度量的就是文章的被引用率,可以部分反映文章的学术影响,而与文章本身的科学价值或者正误都没有直接关系,一篇论文的被引用率高并不意意味着该论文的创新性强和科学价值大。同时,科学研究涉及的领域千差万别,其成果产出形式也是千差万别,仅凭论文是无法完全代表的。

应当指出,用文章发表杂志的SCI影响因子来评价科技成果和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与当前我国强调科研成果的创新性这一主流导向是不相符的。由于SCI以及由它引出的各种指标都不能用来度量科研的创新性,SCI作为评价指标其副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且不断受到质疑,质疑主要集中在对科技工作者个人评价和对科研机构的考核等方面,有些国家的一些管理部门已指出,SCI杂志影响因子不适合用来评价研究者的学术贡献。

其实,对于以论文为主要指标的“四唯”科技评价体系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在科技界早有发现。早在2010年6月,我国就发布了科技界的重磅文件,即《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对人才不求全责备,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拓宽人才评价渠道。把评价人才和发现人才结合起来,坚持在实践和群众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 。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就强调指出,“建立以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

在随后的时间里,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以及相关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旨在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在2018年10月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联手开展清理“四唯”的专项行动。但是,到目前为止,正如2018年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指出的:“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

可见,改进和完善科技管理和科技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创新学术文化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关于学术评价的建议

从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出发,从重视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出发,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科研评价体系进行专门研究,在有条件的部门进行试点,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和职称评价方式,重点对科研人员个人的科研绩效评价和对科研机构的考核指标进行完善。摒弃那些不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指标,客观、正确地认识SCI期刊与学术论文本身价值的区别,扭转当前“唯论文数量”,尤其是“SCI论文至上”的局面。倡导树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科学工作者的至高荣誉的价值观,突出品德、能力、创新业绩导向,逐步建立适应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更合理的考评方式和评价指标。据悉,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经不断探索已逐步构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组考核评价体系。当然,考虑到SCI以及由它引出的各种指标对于作者和单位带来的巨大实际利益,考虑到以SCI作为科研考评手段已经渗透到中国科技管理体制中的现实,扭转或弱化SCI以及由它引出的各种评价指标绝非易事,需要做很多工作。

应当着重指出的是,现行的以SCI以及由它引出的各种指标为主的科技评价体系的根基还是很深的,并且涉及到科研机构、科研管理部门以及科研人员的实际利益,因此,改进科技管理和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并非易事,可能要触动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具体建议是:

1. 在科技工作者的绩效评估中不再唯SCI数量

对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的绩效评估中应突出品德、研究能力、创新业绩导向,扭转“重论文,轻专利;重成果,轻转化”的倾向。重视“SCI”论文,但不再将SCI数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SCI只能作为参考依据。 

2. 不再将SCI数量与研究人员职务晋升和工资直接挂钩

研究人员职务晋升和工资待遇应主要考虑其品德、研究能力、创新业绩等以及研究成果的实际贡献和影响。由于SCI以及由它引出的各种指标都不能用来度量科研的创新性,也不能反映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只能作为参考指标。

3. 开展完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试点

为适应我国当前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需要,摒弃主要以SCI数量为主要内容的定量评价体系,出台激励原创性科研的政策已势在必行,但鉴于当前主要以论文数量为主的科技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已被我国科研管理机构普遍采用,扭转现行评价指标体系绝非易事。因此建议选择合适的科研机构开展完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试点。以“建立激励原创性科研的政策以及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为目标,摒弃主要以SCI数量为主要内容的定量评价体系,针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等各类人员,逐步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价和考核体系。